2021 年济南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跳绳比赛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济南市教育局
二、承办单位
山东省济南第九中学
山东省跳绳运动协会
济南市跳绳协会
三、比赛时间和报名办法
(一)比赛时间
2021 年 10 月 23 日-24 日
2021 年 10 月 23 日全天 小学组
2021 年 10 月 24 日上午 初中组
2021 年 10 月 24 日下午 高中组
(二)报名办法
各参赛单位于 2021 年 10 月 15 日前完成线上报名,报名网址:www.sdrsa.com,网上报名要准确、详细填写单位报名表,信息一旦提交将作为赛事编排的主要依据,不再更改,未进行线上报名的单位严禁参赛。填写完成后,各参赛单位附件上传加盖单位公章的参赛项目报名表(见附表),扫描成 PDF 版或图片都可以。报名咨询联系人:李文记,联系电话:13573107700。
四、比赛地点
济南九中(经十路 23398 号)
联系人:谢嘉欣 联系电话:18363030720。
五、比赛项目
(一)计数赛
1.个人速度赛
(1)30 秒单摇跳(男子)
(2)30 秒单摇跳(女子)
(3)30 秒双摇跳(男子)
(4)30 秒双摇跳(女子)
(5)30 秒间隔交叉跳(男子)
(6)30 秒间隔交叉跳(女子)
2.集体速度赛
(1)1 分钟 10 人集体跳
(2)3 分钟 10 人“8”字跳
(3)1 分钟两人一带一单摇跳(性别不限)
(4)30 秒两人协同单摇跳(性别不限)
(5)2×30 秒双摇接力(性别不限)
(6)60 秒交互绳速度跳(性别不限)
(7)4×30 秒单摇接力(男子)
(8)4×30 秒单摇接力(女子)
(9)4×30 秒单摇接力(混合)
(10)4×30 秒交互绳接力(男子)
(11)4×30 秒交互绳接力(女子)
(12)4×30 秒交互绳接力(混合)
(二)规定赛
(1)个人绳规定套路初级(大众等级一级)
(2)个人绳规定套路中级(大众等级二级)
(3)个人绳规定套路高级(大众等级三级)
(4)车轮跳花样规定基础套路
(5)车轮跳花样规定提高套路
(6)交互绳花样规定基础套路
(三)表演赛
(1)大型表演赛
(2)小型表演赛
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加,分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
六、参赛组别与办法
(一)参赛组别
(1)根据性别分组,分为男子组、女子组和混合组(至少 1 名异性);
(2)根据年龄分组,分为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其中小学组又分为小学甲组(5-6 年级)、小学乙组(3-4 年级)和小学丙组(1-2 年级)。
(二)参赛办法
以各学校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县区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根据各县市区选拔情况组织报名,队伍不限。每队限领队 1-2 名,教练 1-3 名,运动员男、女各不超过 10 名(运动员总数不低于 10名,不超过 20 名),人数不足或超出规定将取消比赛资格。
1 分钟 10 人集体跳、3 分钟 10 人“8”字跳两个项目参加人数均为 10 名,其中 2 名摇绳(性别不限),8 名跳绳者中至少有 2 名异性。每名运动员限报 2 项个人竞赛项目,4 项集体项目。每个单位每个组别的每个单项限报 2 人。1 分钟 10 人集体跳、3 分钟 10 人“8”字跳、个人绳规定套路(初级、中级和高级)、车轮跳规定套路(基础和提高)、交互绳规定套路、大型表演赛和小型表演赛共计10 个项目,每个单位限报其中 4 项,其他集体项目每个单位每个组别的每个单项限报 1 队。
特别说明:小学组甲组、乙组和丙组所报运动员人数总数为10-20 名,男、女各不超过 10 名。个人项目每个单位、每个组别、每个单项限报 2 人,1 分钟 10 人集体跳、3 分钟 10 人“8”字跳、个人绳规定套路(初级、中级和高级)、车轮跳规定套路(基础和提高)、交互绳规定套路、大型表演赛和小型表演赛共计 10 个项目三个组别混合组队,但是每个单位报名不能超过 4 项,其他集体项目每个单位、每个组别、每个单项限报 1 队(若是甲乙丙三个组别混合组队,只能报名高组别,否则成绩无效)。
七、竞赛办法
(一)30 秒单摇跳
运动员双手摇绳,双脚以轮换跳的方法跳绳,每跳起一次,绳体跃过头顶并通过脚下绕身体一周(360°),称作单摇跳。比赛时间为 30 秒,运动员在指定场地内比赛为有效动作,按口令要求人、绳都从静止开始起跳,抢跳将从应得数中扣除 10 个。双脚轮换跳累计跳绳成功通过右脚脚下的次数,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以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再相同则成绩并列。比赛中途绳子停止摇动时,可继续比赛,然后接着计数。比赛采用电子口令。
(二)30 秒双摇跳
运动员双手摇绳,双脚同时起跳,每跳起一次,绳体跃过头顶通过脚下绕身体两周(720°),称作双摇跳。比赛时间为 30 秒,队员两侧手摇绳,双脚跳起绳子绕身体 2 周计数 1 次,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再相同则成绩并列。比赛中途绳子停止摇动时,可继续比赛,然后接着计数。比赛采用电子口令。
(三)30 秒间隔交叉跳
在 30 秒内完成尽可能多的间隔交叉单摇跳。运动员双手摇绳,第一次单摇过绳为双手体前交叉,第二次单摇过绳为直摇,两个动作先后完成为成功一次,称作间隔交叉单摇跳。运动员在指定场地内比赛为有效动作。抢跳将从最后成绩中扣除 10 个。第一次单摇过绳为双手体前交叉,第二次单摇过绳为直摇,两个动作先后完成为成功一次,累计队员跳绳成功次数(以队员交叉过绳为参照)。
(四)1 分钟 10 人集体跳
绳长 10 米(绳具自备),在 1 分钟时间内,2 名运动员同步摇单长绳,其他 8 名运动员集体在绳中跳绳,绳子同时通过 8 个人头顶和脚下,运动员无论采用何种站立方式,绳子均须同时通过绳中8 名运动员头顶与脚下为成功 1 次,计数 1 次,在 1 分钟内累积成功次数为最后成绩,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以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再相同则成绩并列。比赛中途绳子停止摇动时,可继续比赛,8 人未能同时齐跳成功,不计数。比赛采用电子口令。
(五)3 分钟 10 人“8”字跳
在 3 分钟时间内,2 名运动员同步摇单长绳(间距 3.6 米、绳具自备),其他 8 名运动员依次以“8”字路线绕摇绳队员,并尽可能多地完成跑跳进出绳。运动员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须依次以“8”字路线跑入绳中跳跃,再成功跃出长绳,计数 1 次,在 3 分钟内累积成功次数为最后成绩,人数多者名次列前,人数相同以失误人数少者名次列前,再相同则成绩并列。中途绳子停止摇动时,可继续比赛,跳绳者不能通过绳子,不计数。摇绳者须在听到摇绳信号后,方能摇绳,比赛中途摇绳者不能更换,但可换手。比赛采用电子口令。
(六)1 分钟两人一带一单摇跳
比赛时间为 1 分钟,采用一带一单摇跳形式。一名队员双手摇绳,另一名队员跟跳,性别不限,两人采用双脚同步跳或双脚交替轮换跳的方法,计算跳过绳的次数。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以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再相同则成绩并列。比赛中途绳子停止摇动时,可继续比赛,然后接着计数。比赛采用电子口令。
(七)60 秒交互绳速度跳
两名摇绳者和一名跳绳者,跳绳者 60 秒内在交互绳中完成尽可能多的双脚轮换跳。要求跳绳者在交互绳中必须采用双脚轮换跳跳法,并且只计右脚个数,其他跳法不计数;摇绳者必须采用正向(双手依次向内)摇绳,其他摇法均不计数。运动员在指定的场地内比赛为有效动作。按口令要求摇、摇绳者和跳绳者必须从静止开始,在“跳”的口令下达后,摇绳者才可以开始摇绳,跳绳者开始进绳跳跃,否则视为抢跳或抢换,每次犯规都从比赛应得数中扣除 10 次。
(八)4×30 秒单摇接力
4 名运动员在 120 秒不间断的时间内,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完成30 秒单摇跳绳接力。4 名运动员必须使用单摇双脚轮换跳。运动员在指定场地内比赛为有效动作。按口令要求起跳必须都从静止开始,且在“换”口令下达后,前后运动员方能进行跳绳接力转换,否则视为抢跳或抢换,每次犯规都从比赛应得数中扣除 10 次。按照单摇项目计数方法,单摇双脚轮换跳累计右脚成功次数,其它同 30 秒单摇跳。
(九)4×30 秒交互绳接力
4×30 秒交互绳单摇接力,即为 4 名队员在 120 秒时间内,按照先后顺序依次以 30 秒接力的形式轮流摇、跳交互绳,跳绳者在交互绳中完成尽可能多的双脚轮换跳。运动员必须采用双脚轮换跳跳法,其他跳法不计数。运动员在指定的场地内比赛为有效动作。按口令要求摇、跳绳者必须从静止开始,在“换”的口令下达后,摇、跳绳者允许在不停绳的情况下,完成摇、跳绳动作的互换,否则视为抢跳或抢换,每次犯规都从比赛应得数中扣除 10 次。跳绳顺序:准备进绳者必须在跳绳者对面入绳,跳绳者出绳后必须接力摇绳。
如:4 名运动员编号分别设定为 A、B、C、D。摇跳互换顺序为:(1)A 和 B 为 C 摇绳,C 面朝着 B,D 在 B 侧准备;(2)A 和 C 为 D 摇绳,D 面朝着 A,B 在 A 侧准备;(3)D 和 C 为 B 摇绳,B 面朝着 C,A 在C 侧准备;(4)D 和 B 为 A 摇绳,A 面朝着 D。
每位运动员必须面向正确的方向摇、跳绳才被计数,如果方向错误,计数暂停,时间不间断,主裁判提醒其从绳外纠正方向后继续比赛,再累积计数,直到时间结束。摇、跳绳者在转换过程中停绳将按一次失误计算。失误不扣分,失误次数将被记录。跳绳运动员双脚轮换跳累计右脚成功次数。其他同 30 秒单摇跳。
(十)30 秒两人协同单摇跳
比赛时间 30 秒,采用两名运动员并肩左右站立姿势,两名运动员各持一个手柄,绳同时跃过两名运动员头顶并通过脚下绕身体一周(360º),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完成协同单摇跳跃。其他规定同 30 秒单摇跳。
(十一)2×30 秒双摇跳
2 名运动员在 60 秒不间断的时间内,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完成 30秒双摇跳绳接力。运动员在指定场地内比赛为有效动作。按口令要求起跳必须都从静止开始,且在“换”口令下达后,前后运动员方能进行跳绳接力转换,否则视为抢跳或抢换,每次犯规都从比赛应得数中扣除 10 次。
(十二)规定赛
1.个人绳规定套路
在规定的时间内(1 分 30 秒±10 秒),要求每队参赛人数为 5-16人,参赛人员性别不限。按照跳绳运动的基本规律,个人绳规定套路不仅要体现规定的动作,还要体现健康向上、姿态优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安全无损伤且兼具观赏性原则。成套创编最大限度使用比赛场地,要求至少出现 5 次以上队形的变化,充分体现立体空间的层次变化;不同动作内容和不同队形之间的衔接体现出连贯、流畅、自然、无停顿,成套动作给人感觉整体流畅、一气呵成。优秀的成套动作必须展现出完美的绳艺和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完成花样绳动作时能充分展现身体的柔韧、力量、速度、平衡、协调及灵敏性等能力;成套动作必须表现出与音乐的合拍和多人完成的一致性能力,绳子展现充分、饱满、可控。
2.车轮跳花样规定套路
在规定的时间内(1 分 30 秒±10 秒),要求每队参赛人数为 6-12人,即上场 3-6 组两人车轮跳花样,来完成同步动作。按照跳绳运动的基本规律,成套创编最大限度使用比赛场地,要求至少出现 5次以上队形的变化,充分体现立体空间的层次变化;不同动作内容和不同队形之间的衔接体现出连贯、流畅、自然、无停顿,成套动作给人感觉整体流畅、一气呵成。优秀的成套动作必须展现出完美的绳艺和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完成花样绳动作时能充分展现身体的柔韧、力量、速度、平衡、协调及灵敏性等能力;成套动作必须表现出与音乐的合拍和多人完成的一致性能力,绳子展现充分、饱满、可控。
3.交互绳花样规定基础套路
在规定的时间内(1 分 30 秒±10 秒),要求每队参赛人数为 6-15人,即上场 2-5 组三人交互绳花样,来完成同步动作。按照跳绳运动的基本规律,成套创编最大限度使用比赛场地,要求至少出现 5次以上队形的变化,充分体现立体空间的层次变化;不同动作内容和不同队形之间的衔接体现出连贯、流畅、自然、无停顿,成套动作给人感觉整体流畅、一气呵成。优秀的成套动作必须展现出完美的绳艺和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完成花样绳动作时能充分展现身体的柔韧、力量、速度、平衡、协调及灵敏性等能力;成套动作必须表现出与音乐的合拍和多人完成的一致性能力,绳子展现充分、饱满、可控。
(十三)小型表演赛(3-7 人)
小型表演赛要求上场队员 3-7 人,时间为 3 分--3 分 30 秒。每支队伍需要在音乐的伴奏下,去完成一个优美的、充满趣味性和创新性、能给观众带来愉悦和审美的活力表演且能展现高超的技术动作和不同的跳绳元素。所展示的跳绳元素必须包括单人绳、交互绳、长绳、车轮跳、旅行跳,但不要限制于这些动作。每支队伍在展示动作时应尽可能安排全体队员参与其中,运动员可运用各种长度的绳子,但其中至少有一条长绳长度达到或超过 5 米,否则算严重失误扣 1 分。表演赛的失误由场上活跃选手的百分比决定分数,而不是选手人数。每个严重失误将从总分中扣除 1 分,每个轻微失误扣除 0.5 分。严重失误指至少影响场上半数活跃队员的失误或者任何持续 4 秒以上停顿的失误。时间不足或超时算严重犯规扣 1 分。人数不足或超人算严重犯规每人次扣 1 分。表演赛成绩总分为难度等级分﹑创意编排分﹑娱乐表演分之和减去失误、犯规分。
(十四)大型表演赛(8-16 人)
大型表演赛要求上场队员 8-16 人,时间为 4--6 分钟。其他要求参照小型表演赛。
注:计数赛比赛场地为长 5x5 米的平整地面,使用普通计数跳绳(绳具自备),由裁判员现场计数。多人跳绳绳具为竹节绳或白胶绳(自带),须经组委会审定,不可使用外部助力器材,不得有安全隐患和影响裁判员判断的饰物。
八、录取名次和计分、奖励办法
1.团体奖
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分别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若干。
团体记分项目:1 分钟 10 人集体跳、3 分钟 10 人“8”字跳、规定赛、小型表演赛、30 秒单摇跳(男子)、30 秒单摇跳(女子)、2×30 秒双摇跳。其中,规定赛报名 2 项及以上的单位,取成绩较好者计入团体总分,小学组 30 秒单摇跳和 2×30 秒双摇跳取甲乙丙组三个组别中成绩居前的项目计入团体总分(不累计计分)。
各组别单项和集体项目均录取前 8 名,报名人数 8 人(队、对)及以下的比赛项目,按实际参赛人(队、对)数减 1 录取名次。团体总分的计算原则: 1 分钟 10 人集体跳、3 分钟 10 人“8”字跳两个项目按照所报队伍数量依据成绩倒序赋分(假如报名 30 支队伍,第一名得 30 分、第二名得 29 分……,以此类推),规定赛、小型表演赛、30 秒单摇跳和 2×30 秒双摇跳只对进入前 8 名的项目进行计分,计分按照 9、7、6、5、4、3、2、1 进行。团体总分相同,根据非团体总分计分项目的最好名次确定先后顺序。
2.优秀领队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获得团体特等奖的学校领队和指导教师获得“优秀领队”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3.单项奖
每个项目均录取前 8 名进行奖励,报名人数不足 8 人(队或对)的比赛项目,按实际参赛队数减 1 录取名次。
4.优秀表演奖
优秀表演奖从大型表演赛和小型表演赛(3-7 人)项目的学校中选出,评选办法另行通知。
5.优秀组织奖
对表现优秀、组织纪录突出、无违规违纪行为的队伍,颁发优秀组织奖,评选办法另行通知。
6.体育道德风尚奖
对比赛过程中赛风优秀,各方面综合表现突出,遵守赛事纪律,自觉维护比赛秩序的单位,颁发体育道德风尚奖,评定办法另行通知。
九、运动员条件
思想进步,作风正派,文化课考试成绩合格,经县级以上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具有我市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
十、运动员资格审查
(一)为严肃赛风、赛纪,组委会下设资格审查委员会,在比赛前、中、后对运动员资格进行审查,并公示运动员报名信息。如赛前被发现并查实有弄虚作假、违反运动员资格规定者,取消其参赛资格,并不得补报或更换其他运动员;如在赛中和赛后发现或被举报并经查实有弄虚作假、违反运动员资格规定者,取消其比赛资格和比赛成绩,并予以通报,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二)所有项目运动员凭在校学籍证明或二代身份证(临时身份证除外)参赛,赛前校验。无在校学籍证明或二代身份证者不得参赛。
十一、其它规定
(一)参加各项目比赛的所有运动员、教练员、领队及工作人员,都必须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未办理保险的单位和人员不得参加比赛。
(二)绳具要求:单人或双人跳绳项目绳具不限(自备),必须是能确保运动员安全的规范绳具(上场前由裁判员检查),可以是钢丝绳、珠节绳或橡胶绳。多人跳绳绳具为竹节绳或白胶绳(自备),10 人集体跳绳长 10 米(建议用细胶绳),10 人绕 8 字跳绳长不限(摇绳者间距 3.6 米),集体跳绳具不能使用带助力器的绳具或钢丝绳(上场前由裁判员检查)。
(三)跳法要求:计数赛只能采用一种跳绳方法,单摇跳和交
互绳跳项目中除小学丙组外,一律采用双脚交替跳,否则成绩无效。
十二、疫情防控要求
为做好赛事期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广大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和涉赛其他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整个比赛工作平稳、有序、安全、顺利进行,依据省、市两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通知精神,特制定如下要求:
(一)成立比赛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由赛事主办和协办单位的相关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全面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综合调度整个比赛期间的防疫工作,制定政策措施,处置突发状况,研究解决比赛期间的防疫重大问题。
(二)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做好运动员参赛前的管控工作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疫情防控和“应知应会”知识的宣传和发动,强化参加比赛的选手及相关人员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重视程度。对报名参赛的学生要坚持进行体温监测和异常情况通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三)制定疫情防控和比赛管控具体措施
1.严格控制比赛报名人数和条件根据竞赛规程规定,严格控制报名比赛的运动员人数和健康条件,各参赛单位要把好报名审查关。
2.严格审核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健康通行码“绿码”参赛队伍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进入济南九中,要出示本人健康通行码。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也要出示本人健康通行码。
3.严控赛场入口关,做好体温检测进入赛场检录区入口,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值守,提前设置入口专用通道,画好一米间隔线,只允许有比赛任务的运动员和一名教练员进入赛场,进入赛场前由专门人员测量体温,体温正常进入赛场,否则,需妥善处置。
4.严格控制参赛人员外出,禁止观赛人员入场参赛人员进入济南九中后,严禁再次外出。比赛期间,严格控制没有比赛任务的人员进入赛场,不设观众席,实行空场比赛。
5.合理规划检录区和检录程序,做好比赛场地消毒和通风检录区设置在赛场周边,严格控制进入检录区的运动员人数。一检、二检和三检相对独立,且距离赛场不能太远。每场比赛结束后,都由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赛场消毒和通风,确保赛场整洁和安全。
责任编辑:青草地